(资料图片)
在我们当代,随便在街上都可以挑出几个学历比较高的人,但在古代,这可是一件新鲜事。我们都知道,古时候,那些稍微在学历上有造诣的人就被人称之为秀才,而“秀才”确实也是古时候高学历之人的代名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品评一下古时候的秀才的地位。
秀才的出现,是历朝历代为了选拔贤能之人当官而萌生的一个考核制度,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从百姓当中找到一些有能力的人来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既然是人才,自然获得重用,秀才也不例外,尽管出身于草根,但只要老百姓成为了秀才,就可以享受到很多特权,例如见到大官可以不用下跪,不用上岗报到,就算犯了错官府也不能随意对其用刑,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老百姓都争相去考秀才。
但是秀才真的那么容易考上吗?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切,以唐朝为例子,每年能够通过秀才科考试的人大多只有一两个,可谓凤毛麟角了,所以由此可见,要成为秀才是多么的困难。基于此,过去很多人知道对方是秀才的话,都会比较尊敬和崇拜。
当然,,不同朝代的科举制度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智慧水平也会跟着提升,而秀才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在宋朝之后,秀才的地位远不如从前尊贵,因为更多人的思想观念已经改变了。
比如,大家都把当时的读书人称之为秀才,无论你有没有考过,他们都会把你称之为秀才,这就是一个广泛的称谓,已经不再成为某个人的专属。此外,当时如果古人要供养出一个秀才的话,是需要花费大笔钱的,就好比现在我们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还是要钱的,但古人的收入不多,自然无法供养了,所以渐渐的考秀才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吸引了。
此外,即便真的能够考上秀才,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但也不代表生活会好一点。因为如果秀才不能够晋升,他们也只是原地踏步,收入还是平平的,甚至还弥补不了之前考秀才所花费的成本,正是出于这个情况,所以“秀才”也不再变得那么吃香了。再加上有些秀才空有抱负,无法干出一番大业,却整天卖弄文墨,这样的行为也令更多老百姓对秀才这个人设反感,地位自然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