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正在变暖,能源面临危机。要达到‘双碳’目标,非常急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碳’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地应对,它很快将影响每家企业的经营、每个人的生活。”
“从全球范围看,我们都在进行一场绿色的工业革命。”
……
6月11日至14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举行。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碳博会聚焦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成果的推广宣介,搭建碳中和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这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也是上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科学论坛现场
专家谈双碳目标、企业展示减碳产品,对这些首届碳博会上的高频词,公众或还有一些迷惑,大江东工作室试作诠释。
什么是双碳?
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在2020年9月联合国第75届大会上,中国郑重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从2021年10月开始,我国建立碳达峰和碳中和的“1+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开展双碳工作,是主动还是被动?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我们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6月11日,在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科学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表示,推进双碳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
推进双碳有哪些挑战?
“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杜祥琬总结,因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综合效率偏低,我国要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预留了约30年,明显短于发达国家的50-70年。
在碳博会中国林业集团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每年有1.1亿吨竹资源被闲置,如果能加工利用,替代钢材、水泥、塑料等材料,每年可减少约4.4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资源为何闲置?资源配置不合理、技术创新存不足、市场需求未开发等均是原因。
困难虽有,亦有解决之策。许多专家表示,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将实现高质量的碳达峰和如期碳中和。
科技进步的作用,受到格外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世界经济将从对能源的“资源依赖”转变为“技术依赖”,技术将成竞争焦点。必须对全社会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进行系统性重构,拿出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才能实现能源系统的革命性转变。
中国林业集团在碳博会上展示的特殊材质管廊
碳博会展示了哪些新产品新技术?
碳博会上,许多新产品、新技术让人眼前一亮。
“用竹子代替钢筋混凝土,靠谱吗?”
中国林业集团展台,一个直径超过3米的巨型棕色圆柱体管很吸睛。这是一种特殊材质的管廊,以竹子作为基底材料。在特定使用场景,可以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廊。
“很靠谱,而且使用年限长、综合成本低、环保减碳。”工作人员介绍,若每生产100千米这样的管廊,消耗27万吨原竹,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11万吨。
在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展位的国家电网展厅,有个电动汽车虚拟驾驶舱,不少观众排队体验电动汽车模拟驾驶,体验绿色低碳出行。
国家电网展厅电动汽车虚拟驾驶舱
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约为18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5万吨。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达112.82万辆,居全球城市第一。国网上海电力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855座,充电设施超过12000台,形成以快充为主的城市公共充电网络、高速服务区全覆盖的城际快充网络。上海市充电桩数量全国领先。
在上汽集团展台,上汽集团旗下多款自主新能源车,以及多款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组团亮相。工作人员指着一款汽车内饰介绍,此内饰以菠萝叶纤维替代真皮,与动物皮革相比可减重25%、减少98%碳排放;新研发的电子后视镜,可有效减少风阻,降低1.6%的油耗,每公里可减少4.6克碳排放。
特斯拉展台首次展示了储能的家用级产品,包括太阳能屋顶与特斯拉Powerwall电池。工作人员表示,太阳能屋顶可以为整个家庭提供100%的可持续再生能源。
特斯拉展台展示上海超级工厂场景
推动更多双碳技术突破,专家有哪些期盼?
新技术迭出,让人对双碳目标充满信心。但相关专家认为,还不够,期待更多、更具突破性的科技产品。这有赖于各国科学家的紧密合作。
“气候变化作为一项全球性挑战,离不开全球性合作。”此次碳博会联合发布了一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促进碳中和的《上海倡议》,特别提到加强该领域的全球协作。
《上海倡议》指出,必须打破碳中和领域的“研究孤岛”,以开阔的眼光和思路,联合国际科学力量,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加强全球协作和数据共享。仅靠一国之力,无法应对气候变化等复杂问题。
有的专家还强调了发达国家的责任。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表示,“我想强调,合作是必需的,但发达国家应付出更大努力。”他在演讲中引用了《自然》杂志的一篇报告。该研究测算发现,从2010到2022年,光伏领域全球合作让美国和德国分别节省了200亿、80亿美元。假如这种合作被打断,那么未来10年,光伏发电成本会不降反升,升幅高达25%,无疑将对全球脱碳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碳博会一角。方敏摄
推进能源转型,会否威胁能源安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是把能源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
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看来,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宝库无疑是海洋。他的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器件,可使海浪起浮等传统发电装置无法利用的低频动能转化为电。“未来如果能大规模部署,那么,只需相当于北京市面积的一片海域,就可以满足全国20%的用电量。”王中林畅想。
非化石能源受到各方重视,也引发部分人士担忧:推进能源转型,会不会威胁能源安全?
杜祥琬表示,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并行不悖。“我们先立后破,‘立’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先立,新房子没有盖好不要动老房子,能源转型,越转型越安全。”多一点可再生能源资源,更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碳博会还在进行,思想碰撞、技术交流还在继续。
走访碳博会发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大力推进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更需要全社会动员,打赢实现双碳目标这场硬仗,我们才能在绿水青山中继续谈天说地、探索生活之美。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